首 页      |     县域经济快讯      |     县域经济文件      |     县域经济大数据开放平台      |     中郡报告      |     中郡所与县域经济
主体功能区  |  城镇化  |  特色发展  |  绿色发展  |  幸福发展  |  统筹县域发展  |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
县域经济大数据

全国

县域经济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竞强争优 全面建设现代化

凝心聚力 加快转型 奋力谱写大冶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

大冶位于湖北省东南部、长江中游南岸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。宋乾德五年(公元967年)建县,1994年撤县建市。全市国土面积1566平方公里,下辖10个乡镇、4个城区街道办事处、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个国有农场。

大冶矿产资源丰富,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,这里就开始掘井采矿炼铜,境内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称为“世界第九大奇迹”;晚清时期,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大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钢铁煤联合企业——汉冶萍公司。由此,大冶被誉为“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”、“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摇篮”。新中国成立后,大冶作为全国六大铜矿、十大铁矿基地之一,累计为国家贡献铁矿石1.7亿吨、铜矿石1.6亿吨、煤炭5000万吨,大冶成为新中国名副其实的“工业粮仓”。

改革开放以来,大冶依托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,大力发展采掘业、加工业,县域经济加速发展。“十一五”时期,大冶从自发实施的经济转型迈向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全方位城市转型。2012年,大冶在湖北省率先进入全国县域经济“百强”行列。大冶还是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全国最具投资潜力“百强”县市、全国营商环境“百强”县市、全国绿色发展“百强”县市、全国科技创新“百强”县市、全国工业“百强”县市、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、新时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城市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,湖北省委、省政府和黄石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,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、十九大精神,坚持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牢固树立“五大发展”理念,围绕建设“实力大冶、美丽大冶、幸福大冶”,当好“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”、“鄂东转型发展领头羊”为目标,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、转型发展之路,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,人民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不断提升。

一、坚持创新发展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

近年来,大冶聚焦高端装备制造、生命健康、节能环保、新材料、光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之城。全市“四上”企业722家,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8家。

1、提升传统制造业

没有落后的产业,只有落后的工艺。大冶鼓励传统企业淘汰落后工艺,推广应用自动化、智能化等先进制造设备;支持重点企业开展“机器换人”改造,全面提升传统产业装备水平,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2019年,实施技改项目160个,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22亿元。比如,投资16亿元的新冶特钢技改项目、投资12亿元的华鑫实业技改项目、投资10亿元的华力科技技改项目建成投产。新冶特钢技改后,实现了工业废渣回收再利用,工业废水循环使用零排放,余气、余压、余热全部发电,废气排放低于国标50%以上。华力科技率先从家用铝型材向工业铝型材转型,研发生产高性能铝镁合金产品,广泛应用于汽车、轮船等行业零部件加工。三鑫公司矿山开采实现自动化、智能化,获评国家“两化深度融合”示范企业。宏泰铝材参与铝型材行业国家标准制订。

通过改造升级,我市传统产业重点企业得到发展壮大,已形成年产生铁150万吨、粗钢165万吨、无缝钢管45万吨、铝型材45万吨,铜金属4.1万吨、水泥622万吨、白酒24万千升、服装3000万件的生产能力。

2、培育新兴产业

以汉龙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初具规模。2017年7月1日,汉龙汽车首辆整车下线。2019年8月28日,首款自主研发车型“旷世”正式下线。三年来,汉龙汽车坚持国际标准,引进全球先进设备和制造工艺,不断加强与国际一流企业合作,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在工艺技术、质量管理、产品研发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,成为一家集设计研发、制造、销售、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企业,整车制造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。目前,以汉龙汽车为龙头,形成了整车制造、轮毂、发动机、汽车零部件等上下游配套的汽车产业链条。5G时代来临,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迎来风口,全市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。大冶普罗格智芯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智能物流系统走向全国。

3、支持科技创新

2019年,我市新增规上制造业企业研究机构114个,其中认定省级创新创业平台7个。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8家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8亿元,科技创新工作获湖北省委、省政府通报表扬。比如,劲牌公司是大冶市一家本土企业,上交税金从1997年改制时的740万元增至2019年的28亿元,从一家名不经传的国营小酒厂一跃成为中国保健酒领军企业。劲牌公司之所以发展这么好,靠的是一直以来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。这些年,劲牌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在1个亿以上,劲牌研究院联合哈佛大学、夏威夷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国药科大学等11所国际知名院校,在中药工程技术和质量控制、中药药理分析、工业微生物检测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富有建设性的科研攻关。目前,公司研发中心拥有专职技术研发人员180余名。2018年,2019年,“中国劲酒”、“毛铺玉乔酒”先后斩获美国旧金山、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金奖。2018年,投资百亿元的劲牌健康白酒产业园开工建设,项目投产后,将再造一个劲牌公司,税收将达到80亿元以上。

二、坚持协调发展,力促三产协调并进

1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

抢抓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的机遇,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大力发展高效型种养业,新建高标准农田5.6万亩,新增鲜花、白茶、水果、蔬菜等综合种养面积1.85万亩,新(扩)建食用菌、中草药等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3个。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,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、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9个。2019年,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46亿元,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31元,增长8.6%。

2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

着力发展现代物流、电子商务、工业设计、科技服务、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,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22亿元,增长8%。大冶抢抓获评“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(市)”的机遇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促进农民增收。按照“一年一特色、一镇一品牌”的战略部署,持续打造“乡村园博、多彩大冶”系列产品,建成4A级景区1个,准4A级景区1个,3A级景区8个,乡村旅游蓬勃发展。

三、坚持开放发展,开放合作不断扩大

1、打造集聚发展平台

全力推进关联产业向高新区和乡镇工业小区聚集,构建“一主一副六联动”的发展格局,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效应。在此基础上,将大冶湖高新区作为培育新动能的重要策源地,2019年征地扩园3000亩,今年再扩5000亩,打造开放创新平台。抢抓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——鄂州顺丰机场建设机遇,组建临空经济区,完善对接机场交通网络,高起点、高标准规划建设1万亩临空产业起步区,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。同时,主动对接武汉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,承接武汉光谷科技产业,打造“光谷副中心”。

2、打造外商投资洼地

2019年,大冶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,全年新签约项目88个,新注册项目76个,新增外资企业2家,外商直接投资2200万美元。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21个,新竣工投产5000万元以上项目132个。华晨仿古材料、福星高端工业铝型材、融通二期、鑫环球、万鼎精密制造等一大批项目相继落地。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92亿元,增长15.1%。

3、打造一流政务环境

好的营商环境,就是集聚各类要素的“引力场”。大冶把47家部门单位887项政务服务事项和309个高频事项全部搬进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,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“只进一扇门”。推进“一网通办”,在线服务事项1316件,市直部门、乡镇网办率均达到100%。在湖北省率先实施工业项目建设“先建后验”,对落户项目实行“服务代办制”“限时办结制”和“五联合”审批服务模式,为项目业主节省了时间、财力和精力。

四、坚持绿色发展,生态环境不断改善

过去长期的粗放式开发,导致大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,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。党的十八以来,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,大冶坚持“不要带血的GDP,不要污染的GDP,不要影响群众幸福感、安全感、获得感的GDP”,先后投入30多亿元,深入推进“治山、治土、治水、治气”四大工程。关停“五小”企业977家,实现全域无“五小”;修复治理矿山40家,复垦工矿废弃地3.1万亩,治理水土流失74平方公里,植树造林30多万亩,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.9%。2019年,我市深入开展国土整治。启动36个开山塘口生态恢复治理工程。完成耕地占补平衡和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43个,新增耕地面积5036亩。继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,钢铁、水泥、铝型材等企业实现环保指标在线实时监测,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到位;90家企业完成“散乱污”综合整治,110家企业通过行业环境整治达标验收。继续加强水污染防治,推进河湖长制,全市所有湖泊、河流、水库及门口塘均纳入治理范围;51座水库退出商业养殖,关停、拆除禁养区养殖场209家,420家规模养殖场完成粪污资源化利用整改。我市被评为湖北省森林城市、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(市)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国先进单位。

五、坚持共享发展,不断补齐民生短板

在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,大冶加快发展社会事业,优先发展教育事业,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,繁荣发展文化事业,大力发展交通事业,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、供气工程。我市获评全国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、全国文化先进县(市)。

1、大力发展交通事业

大冶四通八达,交通区位优势明显,与最近机场(顺丰机场)距离20.8公里,在全省率先实现组组通水泥路、村村通客车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,每年提档升级乡村公路200公里。

2、完善城市公共设施

近年来,我市新建或扩建青龙山公园、尹家湖公园、东港公园、体育公园等8座;新建提升一批农贸市场、停车场。投资12亿元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,投资7亿元完成工业废水收集处理系统工程,投资16亿元完成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程。

3、大力发展教育、卫生事业

2019年,投资2亿元,新改扩建实验高中、大冶六中等9所学校,新增学位3000个。新建尹家湖公立幼儿园,新增普惠幼儿园22所。全市现有各类医疗机构516家,其中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3家,共有医务人员3425人,医疗床位3202张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工程开工建设,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项目加快推进。

站在新的起点,面向美好未来。面对疫情影响,大冶将保持战略定力,坚定发展信心,在今后的工作中,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坚决打好打赢“三大攻坚战”,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“双胜利”,全面实现“十三五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“双收官”,谱写新时代大冶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(中共湖北省大冶市委  大冶市人民政府)


江阴市:人心齐 民性刚 敢攀登 创一流
昆山市:开放 融合 创新 卓越
浏阳市:中国烟花之乡
仁怀市:中国酒都
晋江市:品牌之都
神木市: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县(市)
安吉县:“两山”理念首提地
余姚市:王守仁、黄宗羲故里
中郡所始创于1998年,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咨询和服务的单位,被称为“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”。积极开创和推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。
版权所有 中郡所 制作维护 中郡所·中国县域经济网
Tel:010-88111629 E-MAIL:zjjjfzyjs@163.com  京ICP备15065701-1  京公网安备110108006122